玻璃钢烟囱制作安装施工方案
玻璃钢烟囱采用玻璃钢为材质制造,产品具有造价低,制作周期短,寿命长,加工方便,安装简单,质量轻,强度、刚度高,采用玻璃钢制造内外表面光滑,抗老化性能、在高温下耐腐蚀性能优良等特点,而且可以很方便的增加喷淋器、过滤网等以吸收烟气中的有害成分。由于很多烟囱的工作温度较高(一般为50-180℃),烟气成分复杂,一般树脂不能满足其要求,所以选择内衬树脂及结构层树脂的关键是能否满足在高温情况下的腐蚀要求,结构层树脂选材也需适应耐高温要求,还需考虑结构树脂的断裂延伸率与内衬树脂的断裂延伸率相匹配。考虑到安装的方便性,我们根据客户安装要求,将烟囱进行分段加工,然后在现场组装;也可根据客户的意愿来设计安装工艺。
玻璃钢烟囱的特点
1.在北方的冬季或需要保温的场所,玻璃钢烟囱可以不需要保温层或保热层保温就能实现很好的保温效果,这是由于由于玻璃钢材料传热慢的特性决定的。
2.我们可以将能根据客户的要求能生产更具有耐腐蚀性能的产品;
3.玻璃钢烟囱的成本及出厂价格比其他种类的烟囱造价要低;
4.玻璃网具有很长的使用寿命;因此当使用优质玻璃钢生产的玻璃钢烟囱使用寿命也更长;
5.由于玻璃钢具有的比重较小,相比其它金属制品更易运输,因此支撑他们的钢材用量更省,综合安装的费用更低。
一、制作说明
1、烟囱制作安装作业要求
1.1 本烟囱采用FW-25000型微机控制缠绕机。
1.2 玻璃钢烟囱用材料详细一览表:
名称 | 厂家 | 类别 |
内衬树脂SW905 | 上纬(上海)精细化工有限公司 | 主要原材料 |
结构层LK-196 | 山东鲁凯化工材料有限公司 | 主要原材料 |
抗紫外线保护层LK962 | 山东鲁凯化工材料有限公司 | 主要原材料 |
苯乙烯1305 | 上纬(上海)精细化工有限公司 | 主要原材料 |
喷射纱ER13-2400-180 (玻璃纤维合股无捻粗纱) | 巨石集团有限公司 | 主要原材料 |
短切毡 EMC450-1040-P02 玻璃纤维粉剂短切原丝毡 | 巨石集团有限公司 | 主要原材料 |
玻璃纤维布 EW400B-90 玻璃纤维无捻精纱布 | 巨石集团有限公司 | 主要原材料 |
缠绕纱 ER13-2400-266 (玻璃纤维合股无捻纱) | 巨石集团有限公司 | 主要原材料 |
2.3 所用材料必须经过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
2.4 烟囱层和结构树脂含量要求
内表层>90% 结构层>35%-45%
防渗层>70% 外保护层>90%
2.5 烟囱固化后,巴克尔硬度大于35;
二、编制依据
1、施工图
2、《耐化学腐蚀缠绕玻璃钢大型容器》HG/T3983-2007
3、HG/T3147-85
4、JB/ZQ4476-2006
5、GB5351、GB1447、GB5352、GB2577、GB3854
GB T21238-2007 玻璃纤维增强塑料夹砂管
ASTM D2310 机械制造增强热固性树脂管道标准等级
JC/T587-1995 纤维缠绕增强塑料储罐
HG/T 20696-1999 玻璃钢化工设备设计规定
ASTM D3299 玻璃纤维缠绕增强热固性树脂耐化学性设备标准规范
DLT5154-2002 架空送电线路杆塔结构设计技术规定
GB50017-2003 钢结构设计规范
GB50135-2006 高耸结构设计规范
GB50205-2001 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及验收规范
CECS80-96 塔桅钢结构施工及验收规程
ASTM D 2563 玻璃增强塑料板可视缺陷分类标准
CD130A19-1985 手糊法玻璃钢设备设计技术条件
JC/T 277 无碱玻璃纤维无捻粗纱
JC/T 281 无碱玻璃纤维无捻粗纱布
GB700-88 碳素结构钢
GB/T1591-94 低合金高强度结构钢
三、烟囱制作前的准备工作
1、技术准备:
1.1 编制施工方案
1.2 组织有关人员认真熟悉领会烟囱制作安装图纸,施工规范及施工方案技术要求,为烟囱施工奠定基础。
1.3 技术人员认真详细地向有关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并做好技术交底记录,确保作业人员均能掌握有关各工种的操作要领。
2.、缠绕设备的组装就位
缠绕设备由五大部分组成:见附件图
A.微机驱动系统
B.液压驱动系统
C.浸胶系统
D.缠绕系统
3、原料控制
原材料采用我公司的合格供应商厂家产品,厂家出具产品合格证或检测报告。
4、内衬制作
内衬树脂和喷射纱
5、结构层制作
结构层树脂和缠绕纱
6、外保护层制作
树脂加紫外线吸收剂
7、玻璃钢烟囱制作流程及工艺说明
(1) 清理模具
检查模具规格是否符合产品要求,模具是否完好。将模具安装好,用腻子刀铲去模具上的附着物,用细砂纸轻轻打磨模具表面,抹去异物,用纱布蘸丙酮将赃物擦去。
(2) 上脱模剂
用纱布蘸上脱模蜡在模具表面擦拭,使模具表面均匀不漏地附上一层蜡薄膜,并抛光至模具表面光滑,无异物,将模具开口处脱模缝用胶带纸平滑地封好。模具糊制易沾上树脂处,也需打上脱模蜡,以便于脱模。
(3)树脂配置
按工艺单用量准备好内衬及结构层树脂,根据估计的操作时间,选择配方大小。先加入促进剂,搅拌均匀后,再加入引发剂,搅拌均匀。促进剂、引发剂用量一般不超过树脂质量的0.5%-4%。
(4)内衬制作
内衬层分为内表层和次内层。
内表层:由内衬树脂加有机纤维聚酯毡增强,树脂含量95%以上,气密性好,非常光滑。该层主要提供制品防腐,防渗漏功能。
次内层:由内衬树脂和玻璃纤维喷射纱组成。树脂含量大于70%。该层的主要作用是保护内表层,提高内衬的抗内压失效能力,阻止裂纹扩散。内表层和次内层统称为内衬层。
内衬树脂及结构树脂不能混用,然后按工艺单上的内衬层铺层顺序及厚度制作内衬。增强材料应逐层铺放。每一铺层,都应浸润充分,并用压辊滚压,赶尽气泡。
(5)结构层制作
内衬树脂凝胶后,缠绕结构层,结构层按工艺单上的要求,采用玻璃纤维缠绕纱机械缠绕的方式制作,直至达到设计的厚度。结构层由无碱无捻缠绕粗纱浸润结构层树脂后采用螺旋和环向相结合的方法缠绕成型。该层树脂含量通常在30~40%左右。作用是承受压应力、拉应力和各种外载荷,壁厚根据设备受力情况,通过合理、科学的优化计算确定。纤维缠绕成型的制品具有强度和刚度高、力学性能好特点,并且可以根据设备不同的使用环境和压力调整缠绕角度,可设计性好,产品质量高而稳定。
(6)外保护层
由于该层该裸露在大气中,易受光氧化及气候老化,设备外层在树脂中添加UV-9型紫外线吸收剂以防止光氧老化。
(7)固化、脱模
8、玻璃钢烟囱制作完毕后的对接方案
玻璃钢的吊装及就位由钢支撑安装单位负责,玻璃钢烟囱的对接由我公司派人对接,现场由钢结构安装人员负责安装钢结构塔,我公司将玻璃钢烟囱对接部分打磨,手糊对接,在对接部位进行加强,玻璃钢固化后打磨处理。
9、玻璃钢烟囱制作完毕后的运输
产品储运与运输执行应符合国家对铁路、公路货物运输的规定;包装运输按JB/T4711-2003执行。产品在储存与运输中必须固定牢紧,不偏斜,严禁将玻璃钢制品直接在地面上滚动,拖拽挪移;吊运时必须慢起慢落,有专人扶持。另外,应严格按照有关的规程操作,以确保人员和制品的安全。
四、生产进度计划
时间分配
准备 5 天
设备调试 2 天
烟囱体制作 8 天
配件安装 3 天
设备运输 4 天
五、设备平面示意图(见附图)
六、质量控制计划
1、施工控制:
(1)、模具 要求圆滑、平顺、锥度不大于1度,内径偏差在公称直径的1%的范围内。
(2)、内衬 内表面应平整光滑,无对使用性能有影响的龟裂、分层、针孔、杂质、气泡、外表面无明显缺陷。
(3)、结构层 各部位的厚度均不小于设计厚度的88%。
(4)、外保护层 添加剂加UV-9
(5)、总高 偏差不大于设计值的正1 %。
(6)、树脂含量 各层树脂含量见1.2.4
2、人员分工及职责:
(1) 毛海国:对该工程的实施全面负责,确保质量计划落实和实现。
(2) 明确分承包方和相应的质保要求,确保材料供应。本工作由集团公司采购部负责。
(3) 王振林:负责设备的维修和配置,确保设备生产能力。
(4) 张之全:进行内外协调和沟通,做好服务及其它相关工作。
3、质量计划:
(1) 在集团公司的协调下,召集本公司各有关部门和单位针对此工程合同产品的质量要求和本公司内质量管理计划的要求在执行该合同全过程中的质量管理和控制的人员分工和资源配置及作业、阶段划分、进度作统一的安排。分公司委派现场项目负责人周启国负责现场的施工生产。
(2) 由集团公司协调,定时间、定人员、定工作内容、定检查,落实要求,定奖惩办法。对整个工程的质量进行控制;从技术手段、装备条件、人员要求、管理要求进行全工程监督。
(3) 及时向有关部门通报工程进展情况,并及时反馈顾客要求或其他的消息。
(4) 项目落实生产计划、生产任务、人员安排、生产成本的控制情况、作业时序进行落实和检查,及时根据顾客要求进行生产周期的调整,并负责对顾客的沟通和解释工作。
4、执行或依据的标准:
(1) 缠绕储罐标准按 HG/T3147-85标准执行。
(2) 法兰尺寸按 JB/ZQ4476-2006标准执行。特殊的法兰尺寸根据工户要求。
(3) 检验和试验按 GB5351、GB1447、GB5352、GB2577、GB3854 标准执行。
(4) 本公司有关的质量体系文件。
5.1采购控制
对于此工程,本公司对所需的原辅材的采购严格按 LZP-06/02-99《采购控制程序》执行外,并就如下几方面作出规定。
(1) 本工程采用主要原料为:a、内衬树脂为上纬公司生产的SW905(SW907)树脂,结构层采用上纬公司生产的LK196(SW-963)树脂;b、玻璃纤维选用 巨石集团生产的无碱玻璃纤维。
(2) 如若以上厂家在产品质量方面不能满足时,本公司可以按 LZP-06/02-99 《采购控制程序》的规定从其它厂家采购符合要求的原辅材。
5.2检验和试验
(1) 原材料的检验
严格按照 GB/T827 《玻璃钢用不饱和聚酯树脂标准》及 LZF-1102-99《主要原辅材质量要求》、LZP-10/01-99 《检验和试验控制程序》对合同规定的树脂、无碱无捻粗纱等进行检验,确保生产上使用合格的原材料。
(2) 过程检验
根据 LZP-10/01-99 《检验和试验控制程序》4.3条,在生产过程中队该批产品进行工艺监督、巡回检验,发现问题及时纠正,确保不合格的半成品不流入下道工序。
(3) 产品检验
根据缠绕储罐标准Q320700QB05-2001 及 LZP-10/01-99 《检验和试验控制程序》执行GB3851进行。
5.3 设备控制
生产设备的管理除按LZP-09/02-99 《生产设备管理程序》执行外,并遵从以下几方面采取措施;
(1) 设备保证能力
a)要对生产设备,主要指同步皮带、轴承、橡胶密封件、喷枪备件、金刚面砂轮等备品备件进行核对,要保证有足够的储存量。
b) 要对生产设备巡检,对运转部位、减速机的发热、振动、松动、漏油及润滑状态进行检查,并有记录,以便及时发现隐患,及时处理。
(2) 产品质量保证
a)要对缠绕机排纱精度进行检测,要求排纱精度±0.1mm。
b)要对喷枪固化均匀度进行检测,每天检测一次,zui快zui慢固化时间不能高于30分钟,如发现异常及时调整 。
5.4生产过程控制
(1) 缠绕按发行的工艺单进行。
(2) 检验按 LZF-0701-97《玻璃钢产品直观验收标准》、LZF-0703-97《产品尺寸允许误差》、玻璃钢储罐标准有关规定执行。
(3) 缠绕设备管理按 LZP-09/02-99《生产设备控制程序》、LZF-0802-99《设备操作规程》实施。
5.5 生产过程质量控制
(1) 严格按生产规范进行操作,并不定时抽查,并执行 LZP-09/01-99《生产设备控制程序》和LZP-10/01-99《检验和试验控制程序》、。
(2) 对市场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时分析原因,并拿出有效解决办法,以书面形式反馈给班组,出现重大问题时及时汇报并协助质检部门分析事故原因,制定防范措施。按 LZF-13/01-99《不合格品控制程序》和LZP-14/01-99《纠正和预防措施控制程序》执行。
(3) 合理安排生产,保证交货期。
5.6 服务
履行本合同应严格执行 LZP-19/01-99《服务控制程序》,项目负责所有服务活动的协调和控制。为满足合同的要求,本公司以高度的责任心适时安排有经验的工程技术人员到施工现场,指导安装及维护。
5.7 工艺过程中的工序控制
为了对生产过程实施有效控制,在纤维定长缠绕玻璃钢烟囱的生产过程中明确了工序控制点,对顶了控制内容。
工艺过程控制点及名称
序 号 | 控制点及名称 |
1 | 配料控制点 |
2 | 内衬制作控制点 |
3 | 结构层制作控制点 |
4 | 切割修整及后固化控制点 |
配料控制点
序 号 | 技术要求名称 | 控制内容 | 方法、工具 | 岗 位 |
1 | 树脂牌号 | 与工艺单吻合 | 核对工艺单 | 配胶工 |
2 | 固化剂、促进剂加入量 | 根据配方指导单 | 量杯、树脂泵计量 | 配胶工 |
内衬制作控制点
序 号 | 技术要求名称 | 控制内容 | 方法、工具 | 岗 位 |
1 | 树脂含量 | 与工艺单吻合 | 及时称量调整 | 配胶工 |
2 | 表面毡搭接宽度 | 按工艺单 | 目测 | 王振林 |
3 | 表面毡贴覆性 | 不起皱 | 控制张力 | 王振林 |
4 | 厚度均匀性 | 短切毡铺覆均匀 | 调整小车节距 | 缠绕工 |
5 | 碾驱气泡 | 树脂浸润纤维 | 网眼布勒并滚,赶净Φ1mm以上气泡 | 缠绕工 |
结构层制作控制点
序 号 | 技术要求名称 | 控制内容 | 方法、工具 | 岗 位 |
1 | 排纱线形 | 无间纱、叠纱、断纱 | 目测 | 王振林 |
2 | 树脂含量 | 与工艺单吻合 | 及时称量调整 | 配胶工 |
3 | 表面平整度 | 无>1mm的隆起 | 目测、清楚 | 缠绕工 |
切割修整及后固化控制点
序 号 | 技术要求名称 | 控制内容 | 方法、工具 | 岗 位 |
1<, /P> | 外观缺陷检查 | 无分层、划伤等缺陷 | 目测检查 | 配胶工 |
2 | 端面垂直切割 | 不平度≤3mm | 测量,调整托架、刀头 | 王振林 |
3 | 切割长度 | 12mm±60mm | 钢卷尺 | 王振林 |
4 | 后固化 | 105℃、3hr | 高温固化炉 | 缠绕工 |
6、产品的力学性能参数指标
(1) 结构层材料参数
环向拉伸强度(MPa) 360
环向弯曲强度(MPa) 300
轴向拉伸强度(MPa) 75
轴向弯曲强度(MPa) 55
环向拉伸弹性模量(MPa) 2.8×104
环向弯曲弹性模量(MPa) 2.8×104
轴向拉伸弹性模量(MPa) 1.0×104
泊松比 0.3
剪切模量 6×103
轴向弯曲弹性模量(MPa) 1.0×104
环向压缩强度(MPa) 140
轴向压缩强度(MPa) 90
环向压缩弹性模量(MPa) 2.5×104
轴向压缩弹性模量(MPa) 1.0×104
层间剪切强度(MPa) 13
垂直剪切强度(MPa) 60
断裂延伸率 (%) 0.8
(2) 烟囱内衬层材料参数
环向拉伸强度(MPa) 69
轴向拉伸强度(MPa) 69
环向拉伸弹性模量(MPa) 0.9×104
轴向拉伸弹性模量(MPa) 0.9×104
弯曲弹性强度(MPa) 0.9×104
压缩模量(MPa) 100
层间剪切强度(MPa) 13
泊松比 0.3
7、安全技术措施
(1)进入现场作业人员必须经三级安全教育,并考核合格,方能上岗作业。
(2)牢固树立“以人为本,安全*”的宗旨,坚持每天安全例会制度,定期进行安全大检查,让作业人员提高自我防范的意识。
(3)进入现场必须戴好安全帽,按规定扣好帽带,2米及2米以上作业必须系好安全带,系持点必须在作业层上方,扣好保险钩。
(4)高空作业时,不得往下抛扔材料和工具等物件,应做到上下呼应,用绳子传递。
(5)各种电动机具必须有效地安全接地和防雷,配置防漏电保护装置。
(6)用电设施的维修必须有专业人员进行,不得随意拉接。
(7)高空作业搭设的脚手架应符合规定,绑扎应牢固,跳板应结实,不得有探头板。
(8)吊装作业时,机具、索具均不得超负荷使用,要指挥信号明确,分工明确,协调*,遇六级以上大风大雾天气,不得进行吊装作业。
(9)施工现场要有足够完好的消防器材(干灭火器)。
(10)非本施工单位人员不得随便进出现场。要求施工工地四周十米范围内无施工单位。
(11)参加作业人员应自觉遵守安全手册规定和本工种操作规程。
8.、安全操作规程
(1)操作人员必须严格按照工艺单上的设计执行。
(2)工作前认真检查设备、电器是否正常,工作电压是否准确。
(3)工作前做好相应的劳动保护。
(4)工作中严禁跑、冒、滴现象发生。
(5)各种材料一定要按规定地点存放,特别是配方,一定要分开存放。。
(6)工作中丙酮不准向毛纱上喷,更不准随便乱倒。
(7)各种电加热器一定要认真管理,按现场需要进行必要安装使用,并做好安全防火工作。
(8)工作场所如需动火,一定要用防范措施,经制作部同意或遵守甲方的有关规定。
(9)使用电动工具人员应严格按操作规程执行,以防电器伤人。
(10)糊制烟囱时,应注意通风,特别是进入烟囱内操作人员,一定要注意通风。
(11)现场各种设备,一定要按操作规程进行操作,对特殊设备应设专人操作;认真做好设备运行记录
1.1.1焊缝连接的结构,应按设计图纸中注明所要求的焊缝质量级别焊接,其技术要求和检验质量标准,应符合GB50205《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焊接”部分的有关规定。同时,应满足以下要求:
对Q345构件宜选用E50系列焊条,对Q235构件宜选用E43系列焊条;
影响镀锌质量的焊缝缺陷应进行修磨或补焊,且补焊的焊缝应与原焊缝间保持圆滑过渡;焊缝外观应达到:外形均匀、成型较好,焊道与焊道、焊道与基本金属间过渡较平滑,焊渣和飞溅物基本清除干净。
1.1.2焊接连接组装技术要求
卖方焊接连接组装时除应满足下述技术条件外,对钢材应具备焊接工艺评定资料等工艺文件。
(1)组装前,连接表面及沿焊缝每边30mm~50mm铁锈、毛刺和油污等必须清除干净;
(2)定位点焊用的焊条的型号应与正式焊接要求相同,定位点焊缝高度不宜超过设计焊缝高度的2/3,应由经培训合格的焊工持证上岗施焊。
(3)焊接连接组装的允许偏差,按下表4-2规定。
表1-2焊接连接组装的允许偏差
项 目 | 允许偏差 | 示 意 图 | |
重心Z0 | 主 材 | ±2.0 | |
腹 材 | ±1.5 | ||
端 距 Ld |
| ±3.0 | |
无孔节点板位移e |
| ±3.0 | |
|
| ±1.0 |
|
搭接构件孔中心相对偏差K |
| ≤1.0 | |
搭接间隙m | b≤50 | ≤1.0 | |
b>50 | 2.0 | ||
| 有孔 | ±2.0 |
|
无孔 | ±5.0 | ||
T接板位移δ | 有孔 | ±1.0 | |
无孔 | ±5.0 |
1.1.3成品矫正技术要求
矫正后的部件外观不应有明显的凸凹面和损伤,表面划痕深度不宜超过钢材厚度的允许偏差值。
零部件冷矫正的曲率半径r≥90b;弯曲矢高f≤L/720b(b为角钢边宽,L为弯曲弦长)。
成品矫正允许偏差,按下表4-3规定。
表1-3成品矫正允许偏差
项 目 | 允许偏差 | 示 意 图 | ||
角钢顶端直角正弦值f | 接 头 处 | 外置材 | +(1.5b/100) 0 | |
内置材 | 0 -(1.5b/100) | |||
其它 |
| ±(2b/100) | ||
型钢及钢板平面内的挠曲f | b≤80 |
| ±(1.3L/1000) | |
b≥90 |
| ±(1.3L/1660) | ||
焊接构件平面内挠曲f | 接点间 挠 曲 | 主 材 | ±(1.3L/1000) | |
暖 材 | ±(1.5L/1000) | |||
整个平面挠曲 | ±(L/1000) |
1.1.4热浸镀锌要求
热浸镀锌应符合GB2694热浸镀锌件的质量要求。热浸镀锌要求按表4-4规定
镀锌层平均附着量即厚度和面密度,通常以金属涂镀层测厚仪直接测量锌层厚度。发生争议时,以脱层试验方法测试面密度作为仲裁,考虑海边盐污,热浸镀锌厚度应>100微米。
镀锌层要求钝化处理。
表1-4热浸镀锌要求
项 目 | 技 术 要 求 | |||
外观一镀锌表面状态 | 镀锌层表面应具有实用光滑、连续完整的镀层,不得有结瘤和过分沉积等使用上有害的缺陷。 | |||
镀锌层平均附着量 | 厚 度 (μm) | 镀件厚度
(mm) | <5 | 65 |
≥5 | 86 | |||
面密度 (g/m2) | <5 | 460 | ||
≥5 | 610 | |||
均匀性 | 镀锌层应均匀,作硫酸铜试验,耐浸蚀次数应不低于4次。 | |||
附着性 | 镀锌层应与基本金属结合牢固,经落锤试验镀锌层不凸起、不剥离。 |
1.1.5试拼与试装检查技术要求
(1)零件、部件加工后,应按施工图进行试拼与试装检查。试拼检查是将束件各层所有的零件合并一起,检查孔位置的正确性;试装检查是将一定单元(整塔或其分段)的零件、部件组装一起,检查其控制尺寸和安装适宜性。试拼与试装检查应满足下列技术要求:
(2)钢支架的试装可采用黑件,宜以卧式方式进行,塔身应组装4个面。整塔试组装时应有买方的代表及有关单位人员参加,组装时各零部件均应按施工图要求进行就位。安装不适宜时应查明原因,不得强行组装。
(3)试拼、试装中,当检查束件上孔的位置正确性时,应用量规进行。采用比螺栓公称直径大0.3 mm或0.4mm(前者适用于镀后检查,后者适用于镀前检查)的量规检查时,束件上所有的孔应全部通过。
(4)用于试装的零件、部件,应从具有互换性的产品中提取;用于试装的螺栓应与图纸设计要求*,宜采用螺栓或从大于公称直径的螺栓中选取。试装时,所使用的螺栓数目应不少于连接杆件端部螺栓总数的30%,同一组孔螺栓数量少于3个(包括3个)时应全部安装,并应进行紧固。
(5)采用插入式基础的钢支架,其插入角钢应和塔腿联合放样、加工,并一起试组装。当插入角钢不在招标采购范围内时,插入角钢亦应和塔腿联合放样。
(6)钢支架试组装检验应包括(但不限于)以下项目:
a.塔型控制尺寸检查;
b.构件规格与设计图或经批准的设计转换图的校对;
c.构件偏差的抽查;
d.构件几何断面尺寸偏差的抽查。
(7)试装中发现的问题应做好记录并应及时处理。损坏的镀锌层应进行重新镀锌;需要修改的部位,应由卖方提出清单报买方,经设计单位修改后,卖方再按修改的图纸、文件进行加工;对修改的部位在加工后,仍需进行试组装。如卖方未按上述程序加工,其后果由卖方承担。
1.1.6塔脚板制作
塔脚板四周应平整、光滑、无毛刺和裂纹。塔脚板上的底脚螺栓孔制孔时,应先引孔,并逐次达到设计所规定的孔径。
塔脚板上的靴板倾角应保证精度,在与塔身主材、斜材连接时不得有超过2mm空隙。塔脚板经矫正后应平整,不得有凹凸出现,以致影响与基础的连接。